在南部買土檨仔,我偏愛現場選購。甚至喜歡一邊吃,一邊觀看芒果樹,到底是生長在何種環境,還有年紀。
假如那是山坡地,就有得對照了。很好奇這兒的土檨仔林有無坐北朝南?土質是否為貧瘠的沙礫地,或者更惡質的石灰岩土?還有憑直覺判斷,周遭土層有無深厚之可能?
我更期望邂逅老欉。若是能遇到一棵百年的,以常綠蓊鬱、老態龍鍾的身軀佇立,依然結出纍纍肥碩的果實,勢必會很激動。
等吃到了,又是另一層次的喜悅。那瘦小果實,青綠薄皮的橢圓外貌,未熟時,其實野性甚烈,適合醃漬為情人果。等軟熟了,內裡種子肥大,果肉纖維粗多,還未吃,就感覺有塞牙縫的壓力。
但相對地,當其金黃的果肉釋放出難以抵擋的濃郁芳香,還有膩人的甜味,相信吃食到這樣老欉的果實,一定是那年夏天最感動的經驗。
這種百年老樹,也會讓我充滿歷史感。真的,說不定,就有那麼三四棵接近赤崁樓一樣的歲數,自荷蘭時代引進,現今仍然屹立不搖,繼續青綠。
譬如最近經過官田,就看到好幾株當時留下來的,像老榕樹一般,枝幹堅毅地高聳,樹冠也蔚然成蔭。它們勢必見證了芒果樹引進台灣的歷史。從土檨仔快速地適應南部山坡,以迄愛文芒果、金煌芒果之類的當道。台灣水果唯有老欉的可以這麼自負,充滿水果的國際視野。
就算未遇見老欉,走訪縱貫線的舊公路,拜會玉井那一排行道樹吧,一樣會滿足的。
這些生性強健的芒果樹,並不需要花太多管理、照顧和施肥,就可以長得壯碩高大。等到夏日,再見其結實纍纍,掛在枝梢,枝條似乎不勝負荷了。你不免喟嘆,有機水果當如是也!
再者,當我們環顧周遭,盡是旱田和惡地形的環境,在這樣高熱的氛圍裡,從空氣的悶乾中,更能隱然感受到,這種土檨仔的地下根,勢必早就發展出堅實鑽深的本領了。
縱使有一二年,它們突然長不出果實,我們也不用擔心是否欠缺施肥。當地人總是信心十足,相信這是土檨仔在調節。它們會摸索出新的成長方式。時間對了,明年或後年,都有可能再長出纍纍的果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