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經濟持續復甦,帶動民眾消費購物的意願,從最新研究觀察發現,近一年來,台灣家戶平均每四天就會採買一次民生消費品,頻率甚至高於金融海嘯之前,而民眾消費時的通路選擇也越來越多元,平均每個台灣家庭會向14種不同的零售商購買民生用品,其中除了便利商店、量販店、超市與藥妝店等實體通路之外,網路購物也深受青睞。
自2005年起,國內上網購物的家戶數每年都以雙位數字成長。金融海嘯時期,「宅」經濟更是發燒,加深國人對網路購物的倚賴。如今即使景氣復甦,網購威勢依然不改。
根據KantarWorldpanel模範市場研究公司研究,過去網購重點多半為3C、旅遊、服飾等,但如今就連民生必需品也流行上網訂購,包括美髮用品、衛生紙、身體清潔、乾糧、沖泡食飲品、冷凍食品,來客數均呈現大幅成長。
調查顯示,國內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家庭,最近一年內曾經上網購買民生消費品,若以相同的速度演進,推估今(100)年台灣每三個家庭就有一戶會在網路上採購民生消費品,等於比率將超過三成。
另外,國人上網購物仍以用品類為主,成長幅度大幅領先食品類。過去一年,個人用品在網路上的總來客數達到300萬人次,年成長率高達50%,其中女性臉部保養品和女性內衣是最受青睞的商品。
而儘管食品類的成長幅度較為緩和,但也不乏表現亮眼的商品,譬如健康食飲品就深受好評,最近一年內的網購來客數也呈現加倍成長。
KantarWorldpanel客服部經理周佳慧分析,一般人都會以為網購是仗著價格優勢興起,但觀察發現,「便宜」其實並非消費者熱愛網購的唯一因素。網路提供「隨時」、「方便」搜尋價格;參考他人評價經驗;享受便利送貨到府與退換貨服務,都是讓民眾對網購愛不釋手的原因。
不過,周佳慧也認為,網路購物的成長動能主要有二方面,一是原來即會在網上購買民生用品的人買更多;二是有更多消費者加入網路購物的行列。但國內近一年來由於景氣復甦、整體消費力回升,因此不論上述哪一種人,實體通路上的開銷都呈現不減反增的情況,而且幅度也與整體市場一致,可見網路購物目前非但沒有侵蝕實體通路,還因活用網路便利、便宜等特性,成功刺激民眾額外消費的欲望,進而做大消費市場。
儘管目前網購亮麗的表現,主要來自於消費者的額外需求,但並不代表網購未來不會瓜分、侵蝕實體通路的市場,因此,如何布局應對來勢洶洶的網路購物,將是各級廠商與通路商仍須面對的重要課題。 |